
這週的副食品,阿母開始嘗試熬大骨湯底煮粥給林小喵補充鈣質
也順便當作訓練林小喵吃稍微粗糙一點的米糊
另外這週也捨棄胡蘿蔔改用番薯搭配味道重的紅黃椒
還不敢用青椒,因為青椒的味道更重一點,紅黃椒至少還有些甜味
打泥時也稍微沒打那麼細緻,讓口感帶一點粗糙的顆粒感
週日那天林小喵一餐就吃掉了100cc的副食品
讓阿母超有成就感的啦
這週的副食品,阿母開始嘗試熬大骨湯底煮粥給林小喵補充鈣質
也順便當作訓練林小喵吃稍微粗糙一點的米糊
另外這週也捨棄胡蘿蔔改用番薯搭配味道重的紅黃椒
還不敢用青椒,因為青椒的味道更重一點,紅黃椒至少還有些甜味
打泥時也稍微沒打那麼細緻,讓口感帶一點粗糙的顆粒感
週日那天林小喵一餐就吃掉了100cc的副食品
讓阿母超有成就感的啦
高麗菜洋蔥泥+豆腐青江菜泥
超級失敗的一次,天真的以為洋蔥做湯底會很甜,但不知道是買錯品種還是煮的方法不對
洋蔥的嗆味超重的,不幸的這週又沒準備甜甜的根莖類一起煮
林小喵一整個不賞臉>
胡蘿蔔泥+馬鈴薯皇宮菜泥
豆腐胡蘿蔔泥+馬鈴薯皇宮菜泥
以上二種林小喵都接受,我自己也有試吃,真的又香又甜,好好吃的呢
噹噹!!!!本週林小喵便當菜色是金瓜泥及花椰菜馬鈴薯泥
實驗結果~~二種顏色都不太美麗啊>
奇怪,為什麼金瓜煮出來明明是很漂亮的顏色,但打成泥後顏色整就是弱掉了
花椰菜則是加入馬鈴薯一塊打,這個顏色不美我可以理解
但萬萬沒想到的是.......凍成冰磚後居然會有帶芝麻粒的感覺
本週便當菜色,適應良好,明天又該做便當了,阿母要來好好想想換什麼菜色
御膳廚房開張第二週,正式加入綠色蔬菜
阿母一整個心機很重,打算頭幾週都上一般小人有可能不愛吃菜色
因為自覺沒信心能將蔬菜上的農藥洗的很乾淨,所以特地去買了有機蔬菜回來
阿母也不是多保護林小喵,像根莖類這種的就隨便買,反正皮都是要削掉無所謂
但葉菜類這種整個都要吃的,還是小心點,畢竟小人的器官都還沒完全,不像大人這麼百毒不侵
過水燙熟
阿母是笨蛋,想說葉菜類的先用切碎機切碎再打泥
沒想到空心菜的葉子很長的啊,一堆卡在切碎機的刀片上,清理超麻煩的
為了怕青菜味太重所以跟馬鈴薯一起打泥
打泥後過篩,成品是很漂亮的綠色,阿母有試吃,很香很香..有蔬菜天然的甜味跟香味
胡蘿蔔打泥後一樣過篩啦..總是過篩的原因也只是怕萬一有沒打均的顆粒
以目前無齒小人的程度應該很難吞嚥跟消化
一週份的蔬菜高湯及食物泥
成品的顏色真是美麗
雖然自己親手做食物泥真的很費功,動手的那天總是得早早下班先去買菜
然後回家再花上二個小時處理,可是看到成品真的很開心
尤其是林小喵又可以捧場地把阿母的愛心便當吃光光
那種成就感啊~~再麻煩也甘願
林小喵滿5個月起,阿母就開始讓她嘗試米精
半個多月來,吃的還算順利,只要不是想玩想睡時,都可以將60cc的米精吃完
所以上週五阿母的御膳廚房就開工了
就由一般小孩子都會排斥的胡蘿蔔開始吧
因為之前和米糊都是直接用溫開水而已,即然小喵已經吃的很順了
那就開始加入高湯吧,先將馬鈴薯及胡蘿蔔切塊加4杯水放入電鍋內(外鍋一杯水)
過不了多久,有點蔬菜甜味的清湯就做好了
為了怕有雜質,還是過篩一下比較安心
煮熟的胡蘿蔔及馬鈴薯磨成泥過篩,後連同高湯放入有蓋的製冰盒凍成冰磚
已經成型的高湯塊,一塊約20cc
胡蘿蔔及馬鈴薯泥冰磚,這就是林小喵約一週的分量啦
目前是2塊高湯+1塊胡蘿蔔+2匙米精
林小喵對胡蘿蔔的接受程度還不錯,不會排斥
這週再開始加入綠色蔬菜吧
原本想說林小喵現在每天只有一餐副食品,量也不多
直接用這組貝親的副食品調理組做就好了,
但阿母週五那天光是要磨那些胡蘿蔔跟馬鈴薯泥就就花了2個多小時
所以這週開始打算讓電動攪拌棒上場了,看能不能節省點時間>